•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歌坛趣闻
  • 书破万卷一青衿(组图2012-8-16歌坛趣闻
  •   翁偶虹,原名翁麟声,笔名偶虹、藕虹、怡翁、碧野,1908年生于东城烧酒胡同的一所大宅院。5岁开始读书,自幼喜爱京剧,也曾粉墨登场,以票友身份出演于各大剧场。1930年,受焦菊隐先生之邀,加盟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并开始编写剧本。在50余年间,编写创作剧本130余部,排演110余部,是历史上最高产的剧作家,至今无出其右者。梅兰芳、程砚秋、金少山、马连良、谭富英、李少春、叶盛兰、叶盛章、李世芳、宋德珠、袁世海、李玉茹、黄玉华、吴素秋、李和曾、王金璐、叶少兰、瑜等,都曾演唱过翁剧。1994年翁偶虹先生去世,享年86岁。

      汪曾祺先生是京剧《沙家浜》的作者,有一次他说,在京剧院,他也曾被人称作“棒槌”,意思就是外行。京剧《红灯记》的作者翁偶虹先生似乎就不会碰到这种尴尬的场面,因为他不仅是京剧的行里人,还是这个行里十分难得的多面手。16岁时,他为自己的居室命名“六戏斋”,所谓六戏者,听戏、学戏、编戏、排戏、论戏、画戏是也。

      翁偶虹先生的职业是编剧,他的编剧生涯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之初,那时他在中华戏曲专科职业学校任教,校长焦菊隐一番点拨,促使他编写了生平第一个剧本《爱华山》。此后,直到1983年为名旦温如华编写《白面郎君》,积五十年时间,经他加工、整理、改编、创作的剧目,据他的张景山统计,多达118部。据说,这还不是翁先生一生创作的全部,在他去世之后,他的亲属和,还曾在他的遗稿中发现了另外一些以各种理由被埋没的作品,从而使这个数字增长到130部以上。这不是个简单的数字,在这个数字背后,我们看到了翁偶虹先生笔耕不辍的悠悠岁月。翁先生也因这个数字而在中国戏剧界独领,至今无出其右者。

      京剧界的传统,是以演员为中心,编剧没地位,或地位不高,所以才有汪曾祺被人称作“棒槌”的事情发生,也可谓遗风犹存。翁偶虹先生的不同,就在于他不仅会写戏,还会登台演戏,恰如他自己所说:“也是读书种子,也是江湖伶伦;也曾粉墨涂面,也曾朱墨为文。”翁先生的父亲在清朝末年是个管银库的小吏,每天上午到衙门应个卯,午后就奔前三门各戏园子看戏,风雨无阻,只是当时家规甚严,不曾粉墨登场。不过,在他的至亲当中,倒是有这么一位粉墨登场的人,即他的姨父梁惠亭,唱正工铜锤花脸,昆乱不当,嗓音绝佳,能唱“正宫调”的《芦花荡》,后来翁先生学唱戏,就是梁惠亭开的蒙。家中另外还有一位戏迷,是翁家老太太,翁先生的祖母,每逢寿辰,她一定邀请戏班来家,或租赁饭庄唱戏,使他从小就有了许多看戏的机会,长大以后他学架子花脸,一时成为京城“名票”,也是顺理成章的。

      当年,翁先生的架子花唱遍了四九城大大小小的戏院和票房。除了前台唱戏,后台扎扮化装的整套技巧,他也吃得很透。第一就是勾脸。花脸演员不会勾脸,仿佛当兵不会打枪。他不仅能够自己勾脸,对脸谱艺术也颇有研究,造诣很深,他曾不惜重金收集临摹升平署脸谱,他绘制的脸谱,保存下来的,就有上千件。此外,角色的扎扮,后台的规矩,他也是花了工夫的,当然,有时免不了还必得花点“酒钱”,而他所得到的回报,就是把后台的一切细节,都纳入自己的掌中;由于有了这碗“酒”垫底,以后他为演员编写剧本、组织他们排戏、拉班子、跑码头,也就有了底气。

      翁偶虹先生的演戏生涯终止于中华戏校,此后他便一心写戏,间或为演员排戏,并组织了“如意社”、“颖光社”,带着戏校的一帮学生,在上海、南京、天津各地演出。富连成的东家沈秀水说过一句被认为很“”的话:“偶虹的剧本,多亏了这些学生,而学生们的艺术声誉,又多亏了偶虹这些剧本。”从这里也能看出,翁先生和几代京剧演员的关系,都非泛泛之交。最近,他的张景山将他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分别发表在《戏剧电影报》“菊谱掇英录”专栏和天津《今晚报》“歌坛忆旧录”、“菊海拾趣”专栏上的文章合编为《翁偶虹看戏六十年》一书出版,我们看书中谈到京剧界的那些掌故,就知道非外行所能言。信手翻开第一篇,写王金璐“吃烧饼”,这是夸王金璐的戏好,表演有。1943年,金少山赴津,邀请王金璐合演《连环套》,其中一个细节,给金少山留下深刻印象,他逢人就夸王金璐的好处。金少山是个自视很高的人,不会轻易对哪个人表示赞许,他能看重王金璐,一定是王金璐真有让他折服之处。

      在翁偶虹的众多学生中,王金璐是佼佼者。翁对王的夸,不仅包含着老师钟爱学生的拳拳之情,也有老师为学生取得骄人成绩而感到的自豪。至于“吃烧饼”,说的是1947年,焦菊隐创办北平艺术馆,要排欧阳予倩的《桃花扇》,请王金璐饰演杨龙友。这是个两面的人物,中,遭到秦淮名妓郑妥娘的奚落,她举着一个烧饼问昔日的杨老爷:“您饿不饿呀?我这里还有个您向来不屑一吃的烧饼!”翁先生写道:“此时金璐脸上,似哭似笑,似倨似愧,足欲前而又止,手欲拿而又停,那张开的五指,就像小孩儿学抓挠儿似的微微颤动。同时嘴角嚅动,仿佛馋涎已滴而又咽。真是个绝妙的表演。”

      翁先生赞赏的学生,不止王金璐一人,这本书里,他还写到了储金鹏、宋德珠,以及人称戏校“四块玉”的侯玉兰、李玉茹、李玉芝、白玉薇等。不过,着墨更多的,还是那些卓有成就的名角儿。这些人中,像杨小楼、尚和玉、金少山、侯喜瑞、高庆奎、王瑶卿、程继先、林树森等,都是他的前辈;而马连良、唐韵笙、杨宝森、奚啸伯、李少春、李洪春、李万春、梅兰芳、程砚秋、于连泉、裘盛戎、袁世海等,可谓他的同辈;晚辈就更多了,从这里也可以得到印证,京剧在期间的确发展到如日中天的程度,京剧舞台上,群星灿烂,群英荟萃,花团锦簇,登峰造极,生、旦、净、丑,几乎每个行当都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和艺术表现技巧。

      他和这些“角儿”可谓过从甚密,都有很深的交情。以来,擅长京剧掌故的人不少,比如齐如山、丁秉鐩、徐凌霄、徐慕云等,都有作品,亦各具千秋,为一代名家。但他们或从海外归来,以西洋戏剧作为参照;或为学者、记者,于京剧,总之,都是圈外人,不像翁先生,本出自行内,是其中的一。所以,翁先生讲到京剧的掌故,真正是如数家珍,了解其中一招一式究竟好在哪里。上世纪80年代,我在《晚报》“五色土”副刊,有时到翁先生家取稿,就遇到这种情况,他以一杯茶敬客,自己到里屋援笔书写,或千字,或八百,一时间捧稿而出,茶水尚温,说明故事都在他的肚子里装着,随时都可以掏出来。当年,徐城北兄、过士行兄也是翁府的常客。过兄在《晚报》所开专栏“山海客”,就得益于翁偶虹先生多多。他曾对我说,《鸟人》一剧的灵感,就得自翁先生所讲

      “红子”的叫声。

      翁先生作《翁偶虹编剧生涯》,无意中透露了“红子”叫声这段“公案”的出处。那是1937年,他为金少山编写《钟馗传》,常去琉璃厂北小巷内八十三号金宅与他,一次,他们谈起养鸟儿之趣,金少山说:“您再瞧我养的这些鸟儿蓝靛、红靛、红子,也并不是单为嗜好,我常从鸟儿哨的音儿里悟出许多道理。我唱《锁五龙》那段见罗成不由我牙咬坏的翻高儿唱,就是从红子的滴滴水儿的几个高音的。”或许,翁先生就用这段掌故,激发了过兄的灵感,从而成就了一部话剧经典。不过,翁先生的掌故并不“乱弹”,有一次,我想请他写一篇文章,谈谈梅兰芳大师长期在舞台上扮演女性是否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那时正在办《男子汉》,他想了想,还是了。

      翁偶虹先生与京剧打了一辈子交道,始终没有混个一官半职,称他“旧文人”,文人不假,但他不旧,我们看他编写的《红灯记》,用朴素的语言写出诗意,又不离经叛道,就不是一个“旧文人”所为。但他始终是个文人,“书破万卷,只青一衿,行万里,未薄层云。宁俯首于花鸟,不折腰于缙绅”,这正是旧文人的一种风范,一种气度,既非读书做官,也非借戏飞黄腾达,所以说,“看破实未破,作几番闲中忙叟;未归反又归,为一代今之古人”。这才是翁偶虹先生的自画像。

      翁偶虹作品系列

      《翁偶虹编剧生涯》

      本书是著名戏曲剧作家翁偶虹先生所撰写的艺事回忆录之一。它以作者毕生所从事的编剧生涯为主线,记述了半个世纪以来,他为当代众多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编写大量成名剧作的艰辛经历及其经验总结,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许多翔实的戏剧史料、艺坛的轶事趣闻以及时期北平、上海、南京、天津等地的社会风情。

      《翁偶虹看戏六十年》

      本书为戏剧大家翁偶虹先生遗著。该书是翁先生六十余年看戏经历的观感记录,涉及京、昆、梆、弋等剧种百余位知名演员,分成“菊圃掇英”、“歌坛忆旧”、“菊海拾趣”等版块,为读者展示了一卷自以来至上世纪80年代梨园风物的旖旎图画。

      该书由翁偶虹入室张景山整理并编辑完成。书中配有二百余幅氍毹名伶的珍贵史照,部分剧照为第一次拂尘面世。

      翁偶虹,原名翁麟声,笔名偶虹、藕虹、怡翁、碧野,1908年生于东城烧酒胡同的一所大宅院。5岁开始读书,自幼喜爱京剧,也曾粉墨登场,以票友身份出演于各大剧场。1930年,受焦菊隐先生之邀,加盟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并开始编写剧本。在50余年间,编写创作剧本130余部,排演110余部,是历史上最高产的剧作家,至今无出其右者。梅兰芳、程砚秋、金少山、马连良、谭富英、李少春、叶盛兰、叶盛章、李世芳、宋德珠、袁世海、李玉茹、黄玉华、吴素秋、李和曾、王金璐、叶少兰、瑜等,都曾演唱过翁剧。1994年翁偶虹先生去世,享年86岁。

      汪曾祺先生是京剧《沙家浜》的作者,有一次他说,在京剧院,他也曾被人称作“棒槌”,意思就是外行。京剧《红灯记》的作者翁偶虹先生似乎就不会碰到这种尴尬的场面,因为他不仅是京剧的行里人,还是这个行里十分难得的多面手。16岁时,他为自己的居室命名“六戏斋”,所谓六戏者,听戏、学戏、编戏、排戏、论戏、画戏是也。

      翁偶虹先生的职业是编剧,他的编剧生涯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之初,那时他在中华戏曲专科职业学校任教,校长焦菊隐一番点拨,促使他编写了生平第一个剧本《爱华山》。此后,直到1983年为名旦温如华编写《白面郎君》,积五十年时间,经他加工、整理、改编、创作的剧目,据他的张景山统计,多达118部。据说,这还不是翁先生一生创作的全部,在他去世之后,他的亲属和,还曾在他的遗稿中发现了另外一些以各种理由被埋没的作品,从而使这个数字增长到130部以上。这不是个简单的数字,在这个数字背后,我们看到了翁偶虹先生笔耕不辍的悠悠岁月。翁先生也因这个数字而在中国戏剧界独领,至今无出其右者。

      京剧界的传统,是以演员为中心,编剧没地位,或地位不高,所以才有汪曾祺被人称作“棒槌”的事情发生,也可谓遗风犹存。翁偶虹先生的不同,就在于他不仅会写戏,还会登台演戏,恰如他自己所说:“也是读书种子,也是江湖伶伦;也曾粉墨涂面,也曾朱墨为文。”翁先生的父亲在清朝末年是个管银库的小吏,每天上午到衙门应个卯,午后就奔前三门各戏园子看戏,风雨无阻,只是当时家规甚严,不曾粉墨登场。不过,在他的至亲当中,倒是有这么一位粉墨登场的人,即他的姨父梁惠亭,唱正工铜锤花脸,昆乱不当,嗓音绝佳,能唱“正宫调”的《芦花荡》,后来翁先生学唱戏,就是梁惠亭开的蒙。家中另外还有一位戏迷,是翁家老太太,翁先生的祖母,每逢寿辰,她一定邀请戏班来家,或租赁饭庄唱戏,使他从小就有了许多看戏的机会,长大以后他学架子花脸,一时成为京城“名票”,也是顺理成章的。

      当年,翁先生的架子花唱遍了四九城大大小小的戏院和票房。除了前台唱戏,后台扎扮化装的整套技巧,他也吃得很透。第一就是勾脸。花脸演员不会勾脸,仿佛当兵不会打枪。他不仅能够自己勾脸,对脸谱艺术也颇有研究,造诣很深,他曾不惜重金收集临摹升平署脸谱,他绘制的脸谱,保存下来的,就有上千件。此外,角色的扎扮,后台的规矩,他也是花了工夫的,当然,有时免不了还必得花点“酒钱”,而他所得到的回报,就是把后台的一切细节,都纳入自己的掌中;由于有了这碗“酒”垫底,以后他为演员编写剧本、组织他们排戏、拉班子、跑码头,也就有了底气。

      翁偶虹先生的演戏生涯终止于中华戏校,此后他便一心写戏,间或为演员排戏,并组织了“如意社”、“颖光社”,带着戏校的一帮学生,在上海、南京、天津各地演出。富连成的东家沈秀水说过一句被认为很“”的话:“偶虹的剧本,多亏了这些学生,而学生们的艺术声誉,又多亏了偶虹这些剧本。”从这里也能看出,翁先生和几代京剧演员的关系,都非泛泛之交。最近,他的张景山将他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分别发表在《戏剧电影报》“菊谱掇英录”专栏和天津《今晚报》“歌坛忆旧录”、“菊海拾趣”专栏上的文章合编为《翁偶虹看戏六十年》一书出版,我们看书中谈到京剧界的那些掌故,就知道非外行所能言。信手翻开第一篇,写王金璐“吃烧饼”,这是夸王金璐的戏好,表演有。1943年,金少山赴津,邀请王金璐合演《连环套》,其中一个细节,给金少山留下深刻印象,他逢人就夸王金璐的好处。金少山是个自视很高的人,不会轻易对哪个人表示赞许,他能看重王金璐,一定是王金璐真有让他折服之处。

      在翁偶虹的众多学生中,王金璐是佼佼者。翁对王的夸,不仅包含着老师钟爱学生的拳拳之情,也有老师为学生取得骄人成绩而感到的自豪。至于“吃烧饼”,说的是1947年,焦菊隐创办北平艺术馆,要排欧阳予倩的《桃花扇》,请王金璐饰演杨龙友。这是个两面的人物,中,遭到秦淮名妓郑妥娘的奚落,她举着一个烧饼问昔日的杨老爷:“您饿不饿呀?我这里还有个您向来不屑一吃的烧饼!”翁先生写道:“此时金璐脸上,似哭似笑,似倨似愧,足欲前而又止,手欲拿而又停,那张开的五指,就像小孩儿学抓挠儿似的微微颤动。同时嘴角嚅动,仿佛馋涎已滴而又咽。真是个绝妙的表演。”

      翁先生赞赏的学生,不止王金璐一人,这本书里,他还写到了储金鹏、宋德珠,以及人称戏校“四块玉”的侯玉兰、李玉茹、李玉芝、白玉薇等。不过,着墨更多的,还是那些卓有成就的名角儿。这些人中,像杨小楼、尚和玉、金少山、侯喜瑞、高庆奎、王瑶卿、程继先、林树森等,都是他的前辈;而马连良、唐韵笙、杨宝森、奚啸伯、李少春、李洪春、李万春、梅兰芳、程砚秋、于连泉、裘盛戎、袁世海等,可谓他的同辈;晚辈就更多了,从这里也可以得到印证,京剧在期间的确发展到如日中天的程度,京剧舞台上,群星灿烂,群英荟萃,花团锦簇,登峰造极,生、旦、净、丑,几乎每个行当都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和艺术表现技巧。

      他和这些“角儿”可谓过从甚密,都有很深的交情。以来,擅长京剧掌故的人不少,比如齐如山、丁秉鐩、徐凌霄、徐慕云等,都有作品,亦各具千秋,为一代名家。但他们或从海外归来,以西洋戏剧作为参照;或为学者、记者,于京剧,总之,都是圈外人,不像翁先生,本出自行内,是其中的一。所以,翁先生讲到京剧的掌故,真正是如数家珍,了解其中一招一式究竟好在哪里。上世纪80年代,我在《晚报》“五色土”副刊,有时到翁先生家取稿,就遇到这种情况,他以一杯茶敬客,自己到里屋援笔书写,或千字,或八百,一时间捧稿而出,茶水尚温,说明故事都在他的肚子里装着,随时都可以掏出来。当年,徐城北兄、过士行兄也是翁府的常客。过兄在《晚报》所开专栏“山海客”,就得益于翁偶虹先生多多。他曾对我说,《鸟人》一剧的灵感,就得自翁先生所讲

      “红子”的叫声。

      翁先生作《翁偶虹编剧生涯》,无意中透露了“红子”叫声这段“公案”的出处。那是1937年,他为金少山编写《钟馗传》,常去琉璃厂北小巷内八十三号金宅与他,一次,他们谈起养鸟儿之趣,金少山说:“您再瞧我养的这些鸟儿蓝靛、红靛、红子,也并不是单为嗜好,我常从鸟儿哨的音儿里悟出许多道理。我唱《锁五龙》那段见罗成不由我牙咬坏的翻高儿唱,就是从红子的滴滴水儿的几个高音的。”或许,翁先生就用这段掌故,激发了过兄的灵感,从而成就了一部话剧经典。不过,翁先生的掌故并不“乱弹”,有一次,我想请他写一篇文章,谈谈梅兰芳大师长期在舞台上扮演女性是否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那时正在办《男子汉》,他想了想,还是了。

      翁偶虹先生与京剧打了一辈子交道,始终没有混个一官半职,称他“旧文人”,文人不假,但他不旧,我们看他编写的《红灯记》,用朴素的语言写出诗意,又不离经叛道,就不是一个“旧文人”所为。但他始终是个文人,“书破万卷,只青一衿,行万里,未薄层云。宁俯首于花鸟,不折腰于缙绅”,这正是旧文人的一种风范,一种气度,既非读书做官,也非借戏飞黄腾达,所以说,“看破实未破,作几番闲中忙叟;未归反又归,为一代今之古人”。这才是翁偶虹先生的自画像。

      翁偶虹作品系列

      《翁偶虹编剧生涯》

      本书是著名戏曲剧作家翁偶虹先生所撰写的艺事回忆录之一。它以作者毕生所从事的编剧生涯为主线,记述了半个世纪以来,他为当代众多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编写大量成名剧作的艰辛经历及其经验总结,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许多翔实的戏剧史料、艺坛的轶事趣闻以及时期北平、上海、南京、天津等地的社会风情。

      《翁偶虹看戏六十年》

      本书为戏剧大家翁偶虹先生遗著。该书是翁先生六十余年看戏经历的观感记录,涉及京、昆、梆、弋等剧种百余位知名演员,分成“菊圃掇英”、“歌坛忆旧”、“菊海拾趣”等版块,为读者展示了一卷自以来至上世纪80年代梨园风物的旖旎图画。

      该书由翁偶虹入室张景山整理并编辑完成。书中配有二百余幅氍毹名伶的珍贵史照,部分剧照为第一次拂尘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