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
  • 电话:
  • 传真:
  • 邮箱: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艺术交流
  • 《艺术评论》举办“存真论坛”专业解码“古风”出圈与当代国潮
  •   近年来,文化艺术以及产业消费等各个领域的中国风格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曾经长期带有小众文化、亚文化色彩的“古风圈”在诸多文艺领域登陆主流舞台和,成功“出圈”。而当代国潮消费文化也与此形成了呼应,2018“国潮元年”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和产品持续走红,以独特而浓郁的中国风格吸引了多个圈层的消费者。2021年11月6日9:00—12:30,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编辑部组织的“存线——‘古风’出圈与当代国潮”活动在线上成功举办。

      据悉,“存真论坛”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编辑部推出的系列学术活动,取意“去芜存真”,旨在提供多样化的交流与研讨平台。本次“存真论坛”以“‘古风’出圈与当代国潮”为话题,由师范大学白惠元与语言大学苏展两位老师担任学术主持,邀请多位专家学者与相关行业资深从业者,在理论与实践的多个层面展开了探讨。

      首先,《艺术评论》副主编雍文昴致欢迎辞,对论坛作了简要介绍,认为“古风”的出圈和国潮的流行显示出以发掘传统文化价值为核心的各文艺类型,以及文化与商业的联动风潮,借助融的推动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其发展历程、影响力和发展方向不仅值得关注和思考,更需要产学研进行跨界讨论,实现真正的“融”评论。艺术评论连接着古今的维度,对于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的关注,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向勇以“新国潮品牌中的中华文化基因:承续、与赋能”为题进行了发言。他提出,国潮品牌蕴含了中华文化基因,包含了中国人集体无意识的情感连接、认同和价值观念,并推动了中华文化基因的审美创化,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感性之美、之美、超之美及共情之美。为了更好地构建国潮品牌中华文化基因的赋能机制,可采取场景化的故事讲述、构建新国潮品牌文化基因赋能平台等措施。

      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贾玺增以“古风出圈与国潮崛起的流行密码”为题,认为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为基础的中国风格时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以“汉服热”为代表的“古风”和将国际潮流文化结合的“国潮”都受到广大年轻消费者的普遍关注与热烈追捧,而在古风汉服的流行过程中,大体可分为:严格遵循传统的考古复原、运用传统服装语言的汉服再设计、改良传统汉服和运用传统元素的汉服时装三大主要类别。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研究员陈娴颖以“国潮艺术与文化园区的‘三结合’”为题进行了发言,认为国潮艺术是凝聚了国人共同记忆和文化认同,又代表了未来的潮流趋势和创新方向,同时运用现代性与流行性方式来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运用在文化园区的策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国潮为主题,以实体构景、真人演绎为卖点的社交娱乐场景创新;二是借助高科技展示、国潮IP联动、实体构景等手段,打造沉浸式国潮艺术体验场景;三是在国潮与文化园区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彰显国潮IP的符号价值。

      《中国图书评论》编辑魏建宇以“消费视域下国潮时尚的双产”为题进行了发言,提出了“国潮”四个“关键词”——国、潮、时尚、青年,认为最初的“潮”时尚具有对主流文化特别是精英文化予以抵抗的力量,然而一旦“潮时尚”被冠以“国”字,其内涵又发生了转向,有了一种民族性消费的性质,从而实现了这样的一种双产—— 一方面是商品,被赋予民族设计语言,成为“民族认同象征物”;另一方面是感觉,建构出关乎民族的“想象共同体”。这也是国潮时尚消费赋予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文化认同意味的独特之处。

      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苏展以“国潮崛起:集体记忆的怀旧复归”为题,认为“时尚”是一种审美生活的实践,国潮崛起是“时尚的本土化”重要的现象之一。当下中国时尚了一个输出的时代,历史遗产、民族性与地方性都是当代中国时尚有力的资源。当下的全球图景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穿国潮也是穿上了一套“现代病”的疗愈法。当后现代的解构方式并不足以纾解工业社会生活的焦虑时,Y2K美学风格的诞生和流行则是当下中国人,从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的生机勃勃中寻找情绪价值的结果。

      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助理教授林立敏的发言题为“‘国潮’时尚里的‘国’与‘潮’:消费领域下微观文化展示的大型展演”,指出“国潮”两个字分别有多重暗示:“国”除了代表中国元素的运用,也有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内涵;“潮”除了泛指时尚和青年文化以外,也有集体行为的意思。这也巧妙地将时尚从微观的个人选择提升到文化展示(culture on display)的大型展演——非一次性且同时空的事件,而是宏观的日常金字旁的女孩名字生活中的个人行为。国潮如何纳编消费者的多读真正进入市场,再将其回带有民族性的意涵以成为文化展示,并在国内“出圈”以及海外商业和公共利益间取得平衡,都是尚在发展中的国潮值得继续观察和研究的重点。

      资深影视礼仪设计发言题目为“古装影视剧中的多层面‘复古’与传统文化的当代‘回归’”,提出多层面复古,多层面是工作内容,而复古则是一种元素和一种态度。所谓的多层次复古包括确定影视剧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结合剧本的事件节奏和情绪细化人物的生活习惯、突出嫁娶等人生重要节点的礼仪等多个层面。在具体操作上,礼仪指导首先会了解每个时期的审美、人文、价值观等,并将与演员、导演进行沟通,随后在了解演员的肢体协调和节奏后,寻找最符合人物的礼仪动作和习惯,指导演员。此外,还会根据具体拍摄的内容调整礼仪,在这一过程中为人物赋予灵魂。

      师范大学文学院白惠元发言题目为“西游·封神·白蛇:新世纪动画电影的民族性故事世界”,认为自2015年至今,三大“国漫”已初具规模——西游、封神与白蛇。“国漫”的叙事学意味至少包含以下三种:一、“国漫”是一簇簇去中心化的文本星丛,是对原著文本的拆解;二、“国漫”是一种深度参与式文化的结果,其生命必须依靠再叙事行为来延续;三、“国漫”折射出“二次元民族主义”的代际意识形态,话语盗猎自“漫威”,却于本土落地生根。“国漫”没有中心文本,却有中心人物,即孙悟空、哪吒与青蛇。研究者不仅要对其身体形态与造型程式的“国潮”美学进行细读,更要在“形象学”的意义上对其民族认同、成长困境与性别表达进行阐释。

      故宫出版社宫廷历史编辑室主任伟发言题目为“博物馆出版创新——以《谜宫》为例”, 提出博物馆出版创新是一个旧与新不断交织的问题。所谓的旧,指的是博物馆馆藏资源的旧,文化母题的旧;所谓的新,指的是赋传统以新技术、新观念、新形态、新体验。故宫出版社依托故宫博物院,将故宫建筑、文物与历史的三位一体作为出版资源,宣传、推广故宫文化。以《谜宫》为例,这一尝试打破了传统文化类科普读物的、机械的单向,以读者为中心,将深沉的博物馆硬核知识与生动的内容情节挂钩,与多元的互动体验挂钩,与个性化的结局设计挂钩,也打破了传统图书以纸媒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容,将图书内容扩展到云端,扩展到主题APP中,一些表现复杂内容的声光电设计和迷幻的解谜手段成为了可能。

      《唐宫夜宴》编导袁时发言题目为“新观念、新形式、新媒介——《唐宫夜宴》创新谈”,认为《唐宫夜宴》的新观念是建立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用舞蹈来呈现盛唐气象,既要展现厚重的历史感与文化感,又要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舞蹈编导打破以往传统贯有模式,拓宽创作思的多元性,将情节、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强烈的形象视觉冲击下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使传统在创新的赋能下“活”起来。在媒介上,《唐宫夜宴》镜头语言的创编设计是从时、空、力的角度出发,打破了传统舞蹈表演的舞台(局限于特定时空里的情感演变),对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构图、重组。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赵晖发言题目为“非遗文化在短视频平台的与衍生开发”,提出数字智能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衍生开发与持续升温。相比较建造博物馆和言传身教等传统的非遗方式,短视频平台以其制作周期短、速度快等特征降低了非遗的成本,提升了效率,也带动了大众参与、互动的积极性。通过点赞、分享等互动环节,信息的发布构建了一种数字化的信息虚拟交流场域,非遗传承人、非遗粉丝在这里找到了可以进行对话的空间,从而实现非遗社群的建构,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多元媒介应用场景中的创新和价值变现,甚至引发了对植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潮产品的追风,进而实现了文化从到物质上的现代传承。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授发言题目为“‘出圈’与‘嵌入’:在线视频的产业功能转变与意义生产机制”,指出当下在线视频产业,在同时表征文化与市场的双重语系中,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动力映射关系:一方面,主导消费人群“Z世代”是一个具有明确代际分层的指向性词语;另一方面,在线视频产业功能转变,其根源乃出自于资本寻求市场不断增殖和扩张的本能。但在线视频产业“出圈”与主流话语融合之势,也说明数字时代的青年文化主体,正日渐成为国家话语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大量非地域化、“嵌入”式的在线视频和影视剧文本生产,充分表明地方经验下的世界主义,已建立在更为具体的情感关系和更为灵活的伦理选择基础上。

      论坛中与会学者与听众一直保持着即时交流,多样化、多层次的议题引发了广泛的、产学研多个领域的关注和讨论,获得热烈的反响。《艺术评论》杂志后续也会以专题的形式刊登相关论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